古往今來成萬應、創新轉譯話聖公 苓雅聖公媽廟特展
鄭淑玲 / 自清朝以來享有盛名的高雄市聖公媽廟,又稱萬應公廟,在當地香火鼎盛。為讓聖公媽廟的歷史內涵讓大眾了解,聖公媽廟方委託中山大學中文系「閩南民間文學與文化采風」課程師生,集思廣益策畫「古往今來成萬應、創新轉譯話聖公──苓雅聖公媽廟特展」,將於11/28 開始至1/7止從聖公媽廟移展至高雄市立圖書館苓雅分館展出。
展場共分為兩大區域,中山大學中文系系主任羅景文指出,第一區是「古往今來成萬應」,藉由沿革記錄,日治時期報刊資料、歷史地圖、航拍照片來介紹聖公媽廟發展軌跡。第二區是「創新轉譯話聖公」,學生以聖公媽廟為發想主軸,透過「轉譯」手法,結合民間信仰與文創設計,設計出活潑有趣的信仰小物。像這次展出的「聖公媽廟紅包袋及互動貼紙開門折頁」、「聖公媽廟24HR不打烊販賣機」、「保安萬民萬應盒」、「共同的記憶」桌遊等展品,就是希望讓聖公媽的信仰被更多人了解,傳揚聖公媽的慈悲精神。
聖公媽廟常務委員呂建利談到,聖公媽廟與中山大學互動良好,這次邀請師生策展,希望能達到大學興廟、大廟興學成果,讓學廟之間互興互榮,藉此保存信仰文化。
苓雅分館主任王詩凱說明,苓雅分館位於苓雅區的舊部「苓雅寮」與「過田仔」交界處,感謝中山大學中文系與聖公媽廟對在地文化的支持,將資訊透過文化轉譯的方式,讓民眾可以輕鬆看展理解苓雅寮的在地歷史文化。除了展區外,也透過辦理講座的方式,邀請「中山大學中文系-羅景文主任」、「高雄女中-高偉哲老師」兩位策展人在12/2(六)及12/9(六) 來到苓雅分館跟民眾分享聖公媽廟的歷史及文化轉譯的創新。
苓雅分館表示,地方圖書館除了提供給民眾閱報、借閱書籍外。與地方單位的結合並將圖書館資源以「送書香到機關團體」的方式分享到附近的單位,或是像本次邀請「中山大學」與「苓雅寮聖公媽廟」的合作展在苓雅分館的展出。都是讓地方圖書館與週圍的地方單位更加緊密結合的方式。
「古往今來成萬應、創新轉譯話聖公──苓雅聖公媽廟特展」展區從11/28(二)至1/7(日) 在高雄市立圖書館苓雅分館展出。2023/12/13
地點:苓雅分館5F (高雄市苓雅區青年二路101號5樓)2023/12/13
圖:苓雅分館參觀展覽人員合照(中左-中山大學中文系羅景文主任、(中右)苓雅寮聖公媽廟常委呂建利、(左) 苓雅分館主任 王詩凱。









